早餐時的一杯熱牛奶,睡前的一碗溫奶,純牛奶早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常客。然而,關于純牛奶到底是養胃還是傷胃的爭論,卻一直沒有停歇。有人喝完牛奶后,感覺胃里暖暖的很舒服,認定它是“養胃利器”;也有人喝完出現胃脹、反酸等不適,直呼牛奶“傷胃”。純牛奶到底養胃還是傷胃?純牛奶與胃之間,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?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!
一、純牛奶的營養成分與特性
想要弄清楚純牛奶對胃的影響,首先要了解它的營養構成。純牛奶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,其中蛋白質含量約為2.8%-3.3%,主要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,這些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屬于優質蛋白質,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。同時,牛奶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元素,每100毫升牛奶中鈣含量約為104毫克,是人體獲取鈣的重要來源,對維持骨骼健康較為重要。此外,牛奶中還含有乳糖、脂肪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D以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。
從特性來看,純牛奶呈弱堿性,pH值一般在6.6-7.6之間,這種弱堿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中和胃酸。然而,牛奶中的乳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分解吸收,部分人群由于體內缺乏乳糖酶,無法完全消化乳糖,飲用牛奶后可能會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。
二、純牛奶“養胃”的原理與適用情況
1、中和胃酸,緩解不適
對于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群來說,純牛奶確實具有一定的“養胃”作用。當胃酸分泌過多時,會刺激胃黏膜,引起燒心、胃痛等不適癥狀。而純牛奶的弱堿性能夠與胃酸發生中和反應,降低胃酸的濃度,從而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,緩解胃部不適。例如,在空腹狀態下,胃酸分泌相對較多,此時適量飲用一杯溫熱的純牛奶,牛奶會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隔離胃酸與胃黏膜,起到暫時的保護作用。
2、補充營養,促進修復
胃黏膜的修復和正常功能的維持需要充足的營養支持。純牛奶中的優質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,能夠為胃黏膜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提供原料。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,有助于受損胃黏膜的修復;維生素和礦物質參與身體的各種生理過程,對維持胃的正常功能也起著重要作用。長期適量飲用純牛奶,能夠為胃部提供必要的營養,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和再生,從這個角度來說,也具有一定的“養胃”功效。
三、純牛奶“傷胃”的原因與人群
1、乳糖不耐受引發不適
對于乳糖不耐受人群而言,飲用純牛奶不僅無法“養胃”,反而可能會“傷胃”。這類人群由于體內缺乏乳糖酶,不能將牛奶中的乳糖完全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,未被消化的乳糖進入腸道后,會被腸道細菌發酵,產生大量氣體和有機酸,導致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據統計,全球約70%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情況,在亞洲地區,這一比例相對更高。所以,乳糖不耐受人群飲用純牛奶后,往往會感覺胃部不適,甚至出現更嚴重的腸道反應。